天天快播:牛人课堂|过瘤胃氨基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瘤胃氨基酸(RPAA)是氨基酸通过某种技术进行保护,降低其在瘤胃内的降解,使更多氨基酸能到达小肠后才释放并被机体消化吸收。研究显示,在奶牛产前和产后饲粮中补充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瘤胃蛋氨酸(RPMet)能有效改善奶牛产奶量和氮利用效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
奶牛营养需要中,蛋白质营养的核心是氨基酸平衡,在低蛋白水平下补给适量的氨基酸使其达到平衡,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满足奶牛营养需要以达到最好的生产效果。奶牛有特殊的消化道结构及消化生理,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是一个活体厌氧发酵罐,将饲料中的蛋白质(CP)和能量转化为微生物蛋白和挥发性脂肪酸,如果直接加入氨基酸还会因为部分降解扰乱瘤胃内环境,达不到提高小肠可消化蛋白的目的。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过瘤胃氨基酸可提高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数量、平衡小肠氨基酸营养以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一、过瘤胃氨基酸的种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议添加量 :
蛋氨酸 5—30克/头·天
赖氨酸 10—50克/头·天
2、在以青贮料为基础的混合日粮中,青贮料的pH过低(<3.6)会使过瘤胃氨基酸的稳定性下降,而在瘤胃内就被降解,影响过瘤胃氨基酸的实际饲用效果。 3、不同的生产加工工艺,可能对过瘤胃产品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制粒、膨化、混合和其他常用的加工过程中包膜被破坏。因此,必须注意氨基酸包被材料及包被方法的选择,同时兼顾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在生产过瘤胃氨基酸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合适的包被材料,尽可能地减少产品的损失。 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还可以适当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的含量,节约蛋白质资源,响应国家对饲料中豆粕的减量替代新模式的号召,且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升高的趋势,减少了粪便和尿液中氮的损失,减少环境污染。 丨 来源: 黑龙江奶业协会 丨 来源: 特邀科普专家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郭春晖 丨本期编辑: 董仙鹤丨校读: 董仙鹤
丨监制: 张耀
丨总监制: 赵敏
声明: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 部分 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 热线:0471-6564013
广告 热线:0471-6564082 6564046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