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人间至味是团圆|走近“汴京灯笼张”非遗传承人,看灯彩文化的古韵今生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元宵节的满城花灯是延绵千载的中式浪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2日清早,日头微暖,正观新闻记者顺着古城开封理事厅老街向深处走,找到了位于街西头这座古色古香的“汴京灯笼张”博物馆,今年春节期间,这里布置了两百余盏花灯供人观赏。
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家名为“敬文斋”的装裱铺子,张家7代人都在这儿研究和制作灯笼,如今它已经被改造成了免费对外开放的私人花灯博物馆。推门走进,数百盏造型各异的花灯在光影交织中无声讲述了灯笼文化的历史和传承人的故事。
时值癸卯年元宵节,正观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对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现任馆长张俊涛。
“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现任馆长张俊涛
将百年老宅改造成博物馆
博物馆门头不大,走进去却别有洞天。两层小楼共八个展厅,顺次参观,传统灯笼、五谷丰灯、微型灯、万眼萝灯、走马灯……数十个种类上百种灯笼点亮之后璀璨夺目,令人仿佛掉入了一个奇幻斑斓的彩灯世界。
“无骨花灯取名谐音五谷丰灯,灯内没有骨架,仅靠外面的灯皮支撑成形;万眼箩彩灯的灯身上布满了成百上千个小孔,是用最细的绣花针一针针地刺出来的”,张俊涛向我们介绍着一盏盏出自灯笼张之手、精美绝伦的彩灯。
万眼萝彩灯
五谷丰灯
“千手千眼灯是目前展馆里唯一一盏大型花灯”,推开第三展示厅的屋门。一座整体由绢制成,近三米高的花灯在眼前亮起,花灯主体身侧的每一只手掌中都嵌入了一颗灯泡,点亮后灿若繁星,熠熠生辉,底座如莲花盛开,整体亮丽恢弘。
“这座灯是由我父亲张金汉在1992年带领全家用两个多月灯时间制作出来的,灵感来源于开封千年古刹大相国寺内的千手千眼佛,最复杂的工艺在于手臂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如何加强整体的透光性,成品获得了当年开封民间彩灯大赛的一等奖。”张俊涛称,父亲曾告诉他们,“如果能用灯的形式将千手千眼佛展现出来,那么我们就没有做不出来的灯笼”,时隔二十多年,他仍然牢牢记着父亲的这句话,“这其实是一种敢于树立目标、勇于自我挑战的精神”。
千手千眼灯
顺着天井登上二楼,走廊上陈列着灯笼张祖传的灯画印板和制灯工具。这些或清代或民国时期的老物件,承载着灯笼张在汴京一脉相承的岁月。“从有记载起至今汴京灯笼张已有200多年历史”。张俊涛告诉我们,据地方志记录,汴梁灯笼张第一代先祖张泰全,青年时代便成为开封城内制作彩灯的能手,是汴梁灯笼张的创始人。
为慈禧行宫做灯的第四代传人张弘,以宣纸竹篾彩灯制作见长;第五代传人张嘉义十分擅长把民间玩具和彩灯相结合,做出了便于保存携带的花灯,使灯玩在市井大大普及。
灯笼张祖传制灯工具
第六代传承人张金汉则更力求创新突破。不仅复原出“走马灯”“滚地灯”“无骨灯”“万眼萝”等十几种古籍中记载的传统花灯,更在花甲之年还学习并掌握了电脑平面设计、机械、电器等新技术,发明出投币后能展翅、张嘴、下蛋的“母鸡下蛋灯”、能摇尾巴汪汪叫的“天将神犬灯”。“微型灯”等众多新型花灯,为传统技艺赋予了新的趣味。
“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件事情也是我父亲张金汉一力推动的”,张俊涛表示,2006年他们曾经错过一次申报机会,这让父亲十分遗憾。在其督促下,2008年张俊涛认真准备、整理并撰写了数万字的申报材料,终于在2008年6月“汴京灯笼张”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这项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起,就不仅仅是我家的了,而是国家的、大家的了,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父亲的这句话成为了张俊涛后半生的一句人生准则和为之努力的事业。
“父亲临走前其他什么都没交待,只留下了希望我们能好好传承和弘扬这项事业的愿望。”父亲去世后,张俊涛毅然辞去了此前高薪的工作,专注于“汴京灯笼张”技艺与文化的传承,更说服家人将百年老宅腾出来,和妹妹张俊丽一起将其改建成了展览馆,在2011年6月开始免费向大众开放,“希望能通过公益性传承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国的灯笼文化”。
打造中华传统纹样数据库
两层展馆,各个展厅内的墙上、桌上或挂或摆放着众多木雕牌匾、老式家具和老物件。多年来,张俊涛走遍全国各地,搜罗了数万张木雕、木版年画、蓝印花布以及各种老家具物件等,东西多到几个库房里都堆得满满当当。
“这种老式炭炉,我曾经研究过怎么把它改造成一盏灯笼;你们看这抽屉板上雕刻的图案,不论是日常活动的展现还是人物造型,是不是都特别精细和生动”,张俊涛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木雕上的纹样。在他看来,这上面每一道花纹、每一个人物、每一种造型,都是中式灯笼样式、图案等绝妙的灵感来源,而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灯笼文化,更需要从这些手工时代的艺术中寻找答案。
“对于灯笼技艺的探索和传承,前几代人都已经做了很多,我希望能更专注于灯笼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这些事上。”从2000年之后的十多年,张俊涛就开始带着父亲遍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传承地,去搜集古籍资料,研究整理汴京灯笼文化的起源与传承,着手古代花灯文化的研究复原工作。
父亲去世后,张俊涛用了半年时间把父亲所留下的材料、工具、设备和学习的手稿、画稿等整理了出来,“我需要了解透他的思路,才能选择接下来要怎么走”。近几年来张俊涛则一直在采集、整理自己搜集来的各种纹样素材,希望未来能够建立起拥有1000万件中华纹样的云数据库。
“文化的传承,一定不是通过一两次爆款联名,或者短平快的新媒体传播而得以延续的,所以我希望能够建成这样一个数据库,未来你可以在网上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式纹样,既可以挑选大众喜闻乐见的爆款图案,也可以定制独一无二的专属灯具、灯笼,或者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其他的家居用品之上,使得这些中国元素能够真正得以日常化”,张俊涛表示,数据库中大量的中式素材也可以造福于更多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开发者。
展馆的门厅里挂着几盏样式简单的四方形灯笼,上面的图案来自于开封的木版年画。“这些灯笼片的花样是直接从木版年画上转印而来,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但制作出来后反响非常好”,有了这个先例,张俊涛对于未来纹样数据库的应用也充满了希望。
教授制作“人生第一盏灯笼”
“提灯笼,逛灯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这首古老的歌谣蕴含着儿时关于灯笼最宝贵的回忆。而新一代的孩子们关于手作灯笼的回忆已经逐渐模糊,为延续这种美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张俊涛兄妹俩把老宅改造成了一个彩灯展览馆,并在2011年6月开始免费向大众开放。
如今,展览馆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万多人次,学生群体占大多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爱好者们慕名而来,想要一览汴京彩灯的风采。“曾有一位老先生很早就定居美国,回国了就想找找儿时记忆里的花灯。他跑遍大半个中国,后来才在开封找到了我,看到我这儿满屋的花灯,泪流满面说‘这就是我要找的花灯’。这个场景我一直都忘不了。”
除建设彩灯展览馆外,张俊涛兄妹俩还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机构”的活动,跟不同群体的人宣传花灯知识,并根据参观者的年龄、身份讲解不同版本的花灯知识。最后还会为他们准备制灯材料和工具,教他们制作“人生第一盏灯笼”。
现在,灯笼的魅力不仅吸引着国人的眼球,也越来越受到外国友人的关注。张俊涛、张俊丽兄妹俩带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灯笼,先后来到了英国、南非、伊朗等多个国家,参加欢乐春节活动。
张俊丽称,“灯笼本身的魅力、父亲的影响、国内外参观者的正反馈都给我带来了很大动力。作为‘汴京灯笼张’的传承人,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现在感觉每天忙碌又充实,事情都做不完。”
如今,张俊涛的儿子张钰豪继承了祖辈的衣钵,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第八代传人。
张钰豪今年20岁。从小耳濡目染,也让这个年轻人对彩灯制作技艺喜爱有加。“年幼时期他就领着同学来馆里参观,现在也是馆里的讲解员。”张俊涛自豪地称。
作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张钰豪对于传承灯笼文化也有自己的想法。把雕刻纹样汇集起来、做成线上数据库——就是他的愿望。
张钰豪解释称:“线上数据库就是把全国各地搜集来的木雕纹样一幅幅扫描,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归档,将它们放上云端,这样使用者可以自行选择花灯的材质和花纹进行创作,还可以查重,便于花灯创作进一步创新。”
小小的灯笼承载着千年厚重的历史。在这座古色古香的“汴京灯笼张”博物馆,匠人们守着祖辈的心血,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关于灯笼的非遗文化。